性格密码
2012-4-18 10:14:30
访问量:2990418
性格密码
《创业男成吉思汗》南方出版社作者:吴阿仑
早年艰辛,让成吉思汗学到其创业人生中最重要的两堂课:用宽广胸怀包容一切;用整个世界的力量支撑自己。
创业者创业之前,种子往往已经埋下。成吉思汗的创业历程将证明,创业最大的资本其实并非你手头的物质条件,比如创业资金、市场资源等等,而是你看待世界的眼光,以及你的行为方式。
成吉思汗的创业大约从 18岁时开始(不必吃惊和刻意模仿,古人创业年纪偏小往往是现实所迫),而此时他的性格已差不多定型。他创业时的外部条件很差,但早年经历使他得到的个性历练,却将成为他最大的精神财富。懂得从冰冷的世界中获取温暖,懂得突破人际关系的限制,对陌生人投以最大的信任并依赖他们,以最宽广的胸怀接纳并非那么如意的人和事……这将让他站到极高的起点上。
不要相信这个后来令全世界战栗的征服者天生就要征服全世界。几本源头性史籍均表明:成吉思汗前大半生根本没想过征服全世界,也没在创业伊始就弄个 50年规划。他的成功就是在一个个具体需求驱使下,用心用力、抓住机会、水到渠成的过程。创业之初,这些具体需求表现为:填饱肚子,获得安全感,为家人复仇。
他创业时的外部条件,糟糕透顶,如果你体会到了成吉思汗成长的环境,你就会明白——整个世界对他来说都值得攫取。
当初他也不是什么强人硬汉,他甚至曾经是一个胆怯的少年,据史料记载,这种怯懦至少持续到他成年以后。由于怯懦,他眼看着自己的新婚妻子被敌人抓走凌辱。
怯懦是不好的,但它强过鲁莽,我们后面将会看到,这一个性也将发展为成吉思汗创业性格中的重要一面:谨慎。
鉴于他早年性格如此重要地影响着他日后的创业行为,我们有必要系统了解一下他的早年历程。
从最贫困的地方走向世界的创业者
成吉思汗长大成人之时,那些富裕地区——波斯、中亚花剌子模、南宋、西夏、金国等地,正如他后来有机会了解到的,人们住宫殿豪宅,穿绫罗绸缎,吃精制食物,享受高度发达的工商农业带来的便利和奢侈。
而成吉思汗的族群还住在用毛毡和木架搭建的可拆卸房子里,过着最为粗鄙的生活,整天赶着牛羊马匹“逐水草而居”,幸运时能打到几只野兔子啊、狼啊,打打牙祭。他们 99%的时间里都在为最基本的生计担忧。
在这片靠近西伯利亚、冬天奇寒夏天酷热的草原上,70多个大大小小的部落杂处群居,有时互相攻击,有时相依为命。它们基本上都以强势氏族为基础发展而成,就像一个个发展了很多代的家族企业。这些家族企业大小不一,但无一能单独与当时的强邻金国或西夏抗衡。金国人自命为草原诸部的保护主,经常横行其间索取保护费,教训不听话的部落。
作为 70余个草原部落中的一个,蒙古部曾经强大过,结果迎来金国及草原东部塔塔儿部的联合扫荡。可恨的塔塔儿部,有一次将当时蒙古部首领俺巴孩擒获(当时他好意送女儿去塔塔儿联姻,却反遭对方暗算),献与金国,金人用酷刑将其处死。
这件事的后果有二:一、蒙古部落将金国及塔塔儿视为世仇;二、蒙古部受此打击,自此衰落。
成吉思汗降生时,衰落的蒙古部正在对塔塔儿进行一次复仇式进攻,并罕见地赢得一次胜利。成吉思汗的父亲也速该从战场带回来几名塔塔儿俘虏。
也许是因太久没有品尝到胜利滋味,当要给刚刚出生的儿子起名字时,也速该看到俘虏中有个人叫铁木真,索性用这个名字做了自己儿子的名字。
铁木真,你究竟是你老爸的一块心头肉,还是仅仅充当老爸光辉时刻的一个见证?据《蒙古秘史》、《元史》等书记载,这一年是公元 1162年。此后,历史并未记载也速该的新胜利。
一个怕狗、爱哭的孩子
《元史》记载,成吉思汗“手握凝血”而生,自小“其目有烨,其面有光”,似乎预示着他日后的惊天伟业。
但其实童年阶段的成吉思汗表现平平。他既没得到父母格外的恩宠,也没有显出蒙古男人所推崇的勇士特质。在他童年的记忆中,本族英雄故事只是褪色的口头传说,他从爸妈叔父那里见到的愁苦叹息,一定多于顾盼自雄的神气。
有意思的是成吉思汗的出生地——斡难河下游,那里有座山叫跌里温盘陀,意即“鼠的孤山”,似乎注定他要经历一段与老鼠为伍的岁月。
有人将成吉思汗的父亲也速该视作蒙古部的领导人,但其实在蒙古部被金国及塔塔儿部联军击败后,蒙古部并无共同的领导人。也速该的头衔只是“把阿秃儿”(“勇士”之意)。蒙古部落的主要力量——由孛儿只斤氏族派生出的几大支系乞颜氏(也速该所属支系)、泰赤乌氏、主儿勤氏等,似乎只是由于惯性而继续一起游牧。
成吉思汗之母诃额仑是一个重要角色。她本来是另一个部落首领的弟媳,行经蒙古部附近时,被也速该抢来为妻。这种事,在草原上司空见惯,见怪不怪。奇怪的是被抢者——篾儿乞部落首领之弟赤列都,作为森林猎人后代,本应骁勇善战,却扔下老婆逃了。直到 20年后,他的哥哥才替他回来寻仇。这场迟到的复仇将影响蒙古史的走向。
在不可抗拒的命运安排之下,诃额仑为也速该生下四儿一女,铁木真是长子。命途多舛的诃额仑是个坚强的母亲,也是一个强悍的女人。很多商界强人往往都有着强悍的父母,这给他们的成长道路留下阴影的同时也促其奋进,比如 20世纪 50年代世界首富霍华德·休斯的母亲,美国 CNN创始人特德·特纳的父亲,中国国美电器创始人黄光裕的母亲,皆强悍到深刻影响子女的个性。
成吉思汗肯定不是母亲最疼爱的孩子。最得母爱的是二弟哈撒儿。珍贵的成吉思汗家族史《蒙古秘史》透露,作为一个哺育能力极强的女人,诃额仑的双乳能被哈撒儿一口气吃干,成吉思汗只能吃干一乳,另两个弟弟连一乳都吃不干。这对一个蒙古母亲来说不仅仅意味着欣慰度和舒适度的不同,也等于在告诉她,谁是将来更有力量保护家庭的人。
虽然铁木真有智力上的优势,后来出人意料地成为家庭的最强保护者,但在童年阶段,有什么理由让父母对这个有点懦弱的孩子疼爱有加呢?
这个孩子,相当长时间内的表现是,怕狗,易动感情,爱流泪。在蒙古,这种弱点就跟小孩尿床一样,容易遭人耻笑,也容易令当事者自卑。在成年以后,易动感情的特点一直保持着,使得这个钢铁般的世界征服者身上,时时显出非同寻常的温情一面,打破了我们对领袖人物的刻板印象。
胆小的弱点,在铁木真成长为成吉思汗的过程中,逐渐被克服。
童年时曾走失或遭遗弃的记录
在详细记录成吉思汗事迹的史书《蒙古秘史》中,铁木真九岁前的个人记载基本空白。这意味着这一阶段乏善可陈。但该书提到,铁木真在几岁时曾从自家营地走失。是疏忽大意所致,还是父母有意的丢弃?不得而知。结果,泰赤乌氏首领、铁木真堂叔塔里忽台将他收养了一段时间。
这段故事或许传递了这样一个信号:童年时代的铁木真,不那么受父母看重。
塔里忽台对幼年铁木真的收养,冥冥中影响了他后来的命运,此是后话。
透过这样一些历史碎片考察我们主角的童年,不难得出两个结论:
一、他的童年并非那么阳光灿烂;二、他也不像很多文学影视作品表现的那样,自小霸气十足,俨然未来人王。
短暂的富有之光
决定铁木真命运的事件在他九岁那年发生。那年,父亲带他出了一趟远门,去翁吉剌部定亲讨老婆。虽然据说蒙古人有早结婚的传统,但九岁定亲似乎有些过早。
父亲也速该带着他从斡难河上游(今蒙古国乌兰巴托东北附近,靠近俄罗斯边境)出发,来到位于今中国内蒙古呼伦贝尔的翁吉剌部。两地相距甚远,骑马也有七八天行程。靠近金国边境的翁吉剌部,已是一个半定居的富裕部落。
定亲之事格外顺利。这对父子来到翁吉剌部后,碰到一个叫德薛禅的翁吉剌人。此人刚好梦到有贵人降临,便极力向也速该推荐自己的女儿孛儿帖——她比铁木真大一岁。
也速该同意了,甚至让铁木真入赘到德薛禅家。在蒙古,这是一种并不普遍的婚嫁方式。这多少反映出,也速该并不那么强烈渴望自己的长子留在自己身边。
攀上这个富亲家后,也速该圆满完成任务,准备独自返回蒙古。离开前,他对亲家公特别嘱咐了一番,其中有一句话,像一声惊雷划破蒙古史的天空,这句话是:“我儿怕狗,请不要让狗惊吓着他。”此话如此突兀,以致后来很多人不敢相信,他们宁愿反过来理解,觉得此话原意是“狗怕我儿,别让我儿惹狗”,只有这样才与成吉思汗高大伟岸的形象匹配。
这看起来是一趟完美旅程,与铁木真的老家比起来,翁吉剌部堪称小康社会,很多源自金帝国的现代生活物资——精铁打造的锅啊,铜制的碗啊,雕花的马鞍,绫罗绸缎,诸如此类——流入这里。九岁的铁木真从偏僻贫穷的草原腹地走出,短暂地体验了这种现代化的生活。这是富有之光第一次照耀他,他的眼界第一次有所开阔。以后他还将无数次014扩大自己的眼界。而眼界的扩大,将激发他的雄心。
沉入黑暗
铁木真刚刚有机会拥抱的幸福生活,很快就被夺走,他将沉入黑暗。
也速该在独自返回蒙古部途中,途经塔塔儿部地盘,恰遇塔塔儿人举办酒宴,邀他入席。也速该放松警觉,大方享用对方提供的美食。回家途中,身体剧痛,他这才意识到塔塔儿人在给他的酒食中下了毒。他硬撑三天走完回家路程。回到家后,他已极度虚弱,只来得及对管家蒙力克撂下几句话——帮忙照顾他家人啊,从翁吉剌部接回铁木真啊等等——便含恨而终。
人不应被同一块石头第二次绊倒。但也速该是继蒙古部首领俺巴孩之后,又一位因粗心大意而遭塔塔儿人暗算的蒙古公司高管。
疏忽大意,多么可怕。有理由相信正是亲人们的粗心导致的悲剧,促使成吉思汗决心做一个谨慎的人。作为企业领导者,成吉思汗心细如发丝。我们在他后来的创业生涯中将会发现,想让他受骗是多么不容易。
在富有之地的好日子过了不到半个月,铁木真就不得不告别德薛禅和孛儿帖,回到蒙古部,面对比往日艰辛百倍的生活。
也速该扔下的是这样一大家子:两位遗孀和七个未成年孩子。诃额仑的五个孩子——长子铁木真,九岁;次子哈撒儿,七岁;三子合赤温,五岁;幼子铁木格,三岁;还有一个在摇篮里嗷嗷待哺的小女儿铁木仑。另一名遗孀也有两个儿子,长子别克帖儿,次子别勒古台。这名遗孀与诃额仑究竟谁长谁次,没有历史记录,她两个儿子的具体年龄也是个谜。
家中还有一个老年男管家察剌合的一家,包括他的儿子蒙力克也效力于这个家庭。另外还有一个叫豁阿黑臣的女仆。
失去家庭支柱的这一家孤儿寡母,迅速沦为弱势群体。部落话语权被泰赤乌氏的长辈、俺巴孩的遗孀所掌控。在诃额仑与俺巴孩的遗孀发生过一次小小口角后,俺巴孩的遗孀决定抛弃这家孤儿寡母。一天早晨诃额仑发现,营地上人们纷纷拆除毡包,装车上马,泰赤乌氏首领在指挥部众从驻地撤离。很多乞颜氏部众也尾随泰赤乌部众而去。铁木真一家被排除在搬迁计划之外。
眼看营地空了大半,老管家察剌合看不下去,站出来阻挡人们,结果被一位泰赤乌人一枪刺中。九岁的铁木真见到老人重伤倒地,禁不住哭了起来。经历了父亲之死和眼前变故,这位稚嫩孩童用眼泪和哭声宣告了童年的结束,从此他要在这个冷酷的世界学步。
一些乞颜部众在诃额仑亲自阻拦下惭愧地留了下来。但也速该的遗孀和孤儿们无力提供生活保障,不久后这些留下来的部众又陆续离开营地,有的追随泰赤乌部而去,也有的投奔别的部落。几年以后,铁木真将会发现,包括他的几位堂叔在内的众多乞颜氏部众,在一个叫札答阑的蒙古族部落里谋生。
甚至连察剌合老人之子、也速该临终托孤对象蒙力克,也带着全家老小离开了这一家孤儿寡母。
最终,在也速该生前的最后营地上,只剩下主仆老少十口人:包括两位遗孀及一位女仆在内的三个成年女人,以及七个幼童。
■■密码 1:包容力
这一定让铁木真幼小的心灵认清了一个道理:这个世界是现实的,当你有力量时,大家依靠你,当你失去力量时,他们便离开你。在草原上,无所谓忠诚和背叛,生存本身就是硬道理。为了生存,大众只追随强者。要凝聚众人,你须变得强大。
可以恨这些抛弃者吗?
是的,恨的理由很充分。但是,今后成吉思汗将选择宽容和原谅。当蒙力克重新归来时,成吉思汗称他为父亲。当他的堂叔、堂兄们重新聚到他的周围,他选择了接纳。并且这些往事的阴影,并没有成为成吉思汗给人小鞋穿的理由。
与其说这是由于蒙古人骨子里的豁达天性,还不如说这是源于成吉思汗对力量的认识。仇恨只会让自己变得狭隘,要获得强大而持久的力量,必须学会团结和包容。力量正在于一群人的聚合和同心,不管他们是否曾经反对你。
正是在这样面对惨淡现实的自证自悟中,成吉思汗学会了他创业生涯的第一课:包容力。 食鼠者的成长
但此刻,他需要学会的是,如何在荒野中求生存。几年以后,当这个家庭的状况有所改善时,其核心资产也不过是九匹马,刚被抛弃时的家庭资产状况可想而知。
他们曾经天天有奶喝有肉吃、衣食无忧,现在,却成为有上顿没下顿、常常忍饥挨饿的荒野求生者。他们依靠挖野菜、打猎存活。一家的主力军,几个男人,最大的大概也就是铁木真,九岁。也速该另一遗孀的大儿子别克帖儿也许跟铁木真年纪相当,也许大一点,但也未成年。别克帖儿与铁木真在这段荒野生涯中很快发展为竞争关系。
多年当中,野兔、野鼠、土拨鼠一直占据着这家人餐桌的重要位置,它们也是孩子们练习狩猎术与箭术的对象。铁木真一家目前仍居住在“鼠的孤山”附近,这里有足够多的鼠类供孩子们猎取。但仅靠这些猎物是养不活十口之家的。为了活命,孩子们还到斡难河中捕鱼,到山上挖野菜,到树林中猎鸟。
弑弟者:创业者的冷酷逻辑
随着年龄的增长、自我意识的增强,矛盾在所难免。有限的生活资源更加激化这种矛盾。铁木真和别克帖儿分别是自己母亲所生孩子中的老大,他们年龄接近,争夺家庭话语权的可能性是存在的。
这对异母兄弟间的矛盾体现在一些非常具体的事情上,比如对食物的争抢。别克帖儿和自己的亲弟弟别勒古台一道,对铁木真和哈撒儿二人捕获的猎物——鱼儿啊、鸟儿啊之类,进行过几次抢夺。这激怒了铁木真。
矛盾是由别克帖儿兄弟挑起的,铁木真兄弟是受欺负方,并且居于下风。这不免让人生疑,是不是别克帖儿在年龄和体格上都占有优势呢?铁木真,这位被悲惨遭遇磨掉了稚气、变得冷酷坚强的少年,强烈地感到别克帖儿是个威胁,他年纪轻轻,却动了杀机,准备除去对手。
他没有举行正式决斗,也没有仅靠一己之力,而是将另一个受害者、二弟哈撒儿争取为同盟者。他们利用别克帖儿独自在外放马的机会,一前一后包抄别克帖儿,将弓箭对准毫无防备的别克帖儿,使之完全沦为一个猎物。别克帖儿发觉局势无可挽回,提出人生最后请求:请铁木真不要杀害他的弟弟别勒古台。然后,这个十岁出头的少年,超然稳坐,任由利箭穿心。
这一年,铁木真十岁出头。他的举动引来母亲山洪般的情绪爆发,骂他是“自食胞衣的豺狗,自冲其影的猛禽”。
这起弑弟之举,显然不是出于一时冲动,而是仔细权衡后的决定,把兄弟间可能的权力斗争掐灭在萌芽状态,如不及时解决这位越来越霸道的兄弟,终有一天会酿成大祸,家庭或许再次分崩离析。成吉思汗并不是一个嗜杀的人,别克帖儿的弟弟兼“帮凶”别勒古台,便获宽大对待,后来,成吉思汗还极力团结他,得到他的信任和忠诚。别勒古台将成为成吉思汗的重要创业助手。
就像铁木真后来从结拜兄弟札木合的公司毅然离开那样,当事情变得不那么顺利,继续往前走可能出现严重问题之际,积极解决问题、把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,是他通常采取的态度。也许这有一些过度反应的成分,但对一个创业者来说,这是一种现实态度,是一种不能不具备的偏执品格。创业者有时必须遵循冷酷逻辑,否则,公司会在无数个危机中死去。
在古代商务条件下,很多问题的解决方式是,要么生,要么死。现代社会处理手段可以更柔性化、多样化,比如使用经济手段,炒鱿鱼,将争权者排挤出局,但也不乏铁血手段者,要与对手争个你死我活。
此时,铁木真,未来的成吉思汗,已经不再是那个怕狗、爱哭的单纯孩子了,他已成为一个懂得计算利害得失、作出判断并排除感情干扰予以执行的人。由于年少坎坷,他的性格显得早熟而沉稳,当然,这种性格的底色,是强烈的不安全感。
除掉了心腹之患别克帖儿后,铁木真又成功地将哈撒儿、别勒古台团结在自己身边。随着这些兄弟日益强壮,骑射本领日益精进,他们成为成吉思汗不可或缺的创业帮手。
寻求丛林庇护的弱小“虱子”
铁木真一家人艰难却也平静的生活,大约在 1174年某个早晨被一阵激烈马蹄声击破。好几年了,泰赤乌首领塔里忽台想起被他遗弃在荒原上的堂侄一家来,不是由于怀旧或怜悯,而是担心长大的侄子会复仇。
他率领一队人马找到铁木真一家的宿营地。
惊恐的家庭成员们在诃额仑的带领下,逃往附近山中。《蒙古秘史》在这里细致提及,年幼的合赤温、铁木仑、铁木格被藏进山崖缝中;别勒古台和哈撒儿则在组织抵抗。但书里竟没提铁木真此刻的举动。强敌突袭,力气不如别勒古台、箭技不如哈撒儿的铁木真,在后方转移、安置家人,还是躲藏起来了?
泰赤乌人很快便明确宣布他们只想捉拿铁木真。在家人掩护下,铁木真逃向密林深处。如果别克帖儿还在,此刻会是什么结果?他会不会将铁木真强绑起来交给泰赤乌人?
山深林密,荆棘丛生,“连一条吃饱的蛇都无法穿过”。泰赤乌部无人能够穿行,他们围住密林,守株待兔。铁木真及他的马,为了逃命,怎样穿过那片荆棘丛林的呢?这是个谜。
铁木真一直在密林中藏了九天九夜!未来的世界征服者,此刻卑微的内心充满恐惧,将自己看做受深山庇护的一只弱小“虱子”。他两次饿得想走出来,但马鞍子掉到地上、巨石挡路等情景,都被他看做上天暗示,他不敢出来!九天之后,他粒米未进,体力耗尽,只得冒险走出密林。而执著的泰赤乌人一直守在外面,毫无悬念地,铁木真被擒。这一年他 13岁。
冷静的囚徒
塔里忽台曾亲手养育过铁木真,这也许令他怀有一丝恻隐之心,他没有马上杀铁木真,只是将铁木真用巨大的木枷锁住,交给部众轮流看管,这种松散管理方式给了铁木真逃走的机会。
有一次泰赤乌人搞宴会时,铁木真趁机用木枷撞晕看押者,负枷逃走。
塔里忽台得知后发动紧急抓捕。负枷逃走的铁木真只能就地躲藏。他跳进斡难河中,身子沉入水底,脸露出水面。不久后有一个人发现了他,幸运的是,此人是位善良的制奶工人,叫锁儿罕失剌,他鼓励铁木真说:“你继续躲吧,我不会告发的。”
第一轮搜寻无果,泰赤乌人又连续发动两轮搜寻。锁儿罕失剌都为铁木真通风报信,帮其躲藏。当晚搜索未果准备收工时,锁儿罕失剌让铁木真抓紧逃跑。这位谨慎的制奶工人也不忘提醒铁木真,不要向任何人提起他们见过。
好心人啊!总有一些人可以让你感到这世界的温暖。而成吉思汗的优点是,他保持着对温暖的感知力,并善于从别人的温暖中获取力量。他没有因自己遭受的非人待遇而形成“反社会”人格。他对来自外界的帮助保持着感恩之心。
在成吉思汗后来战胜泰赤乌部后,他从俘虏中发现了恩人锁儿罕失剌及他的三个儿女。他对这一家人作出妥善安排,锁儿罕失剌的一位儿子还成为成吉思汗身边的高管。
那是后话。眼下困境还没有摆脱。是就这样负枷徒步逃跑吗?铁木真不得不计算后果。
他在冰冷的河水中待了几个小时,又冷又饿,还背着沉重枷锁,徒步逃亡,被抓回去的可能性极大。锁儿罕失剌已经向他透露:次日天明,还将有一次大型搜捕行动。
此刻的铁木真已经具有超级冷静的头脑。他多想逃命,但像个无头苍蝇那样,只会自取灭亡。他选择的是反向操作,把最危险的地方当做最安全的地方——既然锁儿罕失剌一家人很友善,那就赌一把,回到泰赤乌营地,去寻求锁儿罕失剌家的保护。
锁儿罕失剌家不难找,他家日夜都在发出棒槌捣奶桶的“咚咚”声。铁木真浑身湿漉、负着枷在这个制奶工的毡帐门口出现时,锁儿罕失剌又惊又怒,怒这孩子不听话,惊恐自己受到牵连。
但锁儿罕失剌的两个儿子沉白、赤老温却非常高兴,央求父亲救人救到底,帮助铁木真砸开身上的巨枷,并拿来食物。
天亮后,铁木真躲藏在他们屋外的羊毛堆里。第二天泰赤乌人入户搜查。那是酷热的夏天,就在搜查人员准备搬动羊毛时,锁儿罕失剌情急生智地说:“这么热的天,能把人热死,羊毛里怎么藏得住人呢?”搜查者觉得有理,便中止搜索。铁木真在羊毛堆里躲过了一劫。
源自《蒙古秘史》的“羊毛堆历险记”,惊险到有虚构之嫌。这部史书的作者详尽地记载了铁木真的逃生传奇,见证了一个创业家的曲折成长——山上躲藏时的饥饿和恐惧,被囚的羞辱,逃跑的勇气和智慧,斡难河水底的冰冷长夜,羊毛堆中的酷热和惊险……这样的苦难,如果没让一个人疯狂和沉沦,那一定会让他得到非凡历练,成就内心强大。
通过这样的历练,铁木真虽然还没开始创业,但已经具备优秀创业者的一些特殊素质,比如冷静,对形势的分析判断能力,包括对人的判断力,以及冒着巨大风险进行反向操作的决断力,这不仅需要智慧,也需要巨大勇气。
有锁儿罕失剌家相助,铁木真的逃跑计划可靠得多。锁儿罕失剌送给他一匹马,虽然不是良马,但远胜徒步,铁木真骑着它顺利逃回自家营地,与家人欢聚一堂。
为了避免被可恨的泰赤乌人再度袭击,铁木真全家将营地迁徙到斡难河上游桑沽儿溪一带。
用心感知温暖,依靠世界的力量
随着诃额仑的孩子们长大,铁木真成为一个好领头人,弟妹们则成为好帮手,尤其二弟哈撒儿,骑马、摔跤、射箭,样样都行,这个从小让诃额仑宠爱有加的孩子没有让人失望;别勒古台也是个摔跤能手,他性格内向,老实本分,不爱惹事。
但对于有创业抱负的铁木真来说,仅凭自家几个兄弟是远远不够的,他也不能像一个传统的草原创业者那样,依靠庞大家族各个支系的力量,乞颜氏和泰赤乌氏都弃此家庭如敝屣。所以,铁木真必须与任何善良的陌生人交朋友。
在锁儿罕失剌一家人协助下逃生的经历告诉铁木真:即使是敌对阵营的人,也不全是坏人,总有一些人怀着良善之心;即使是陌生人,也有一些人是值得信任和依靠的。多交朋友,也就有机会从这个世界上得到更多帮助。
铁木真还有一个好朋友是早在父亲去世之前就交上的,他叫札木合,生活在离蒙古乞颜部营地不远的札答阑部,札答阑人的祖上曾给乞颜氏族当过仆从。札木合从小父母双亡,没有兄弟也没有什么知心朋友,显得早熟,性格率真,思想活跃,藐视权威。他与铁木真很投机,这个或许比铁木真略大两三岁的少年,在铁木真一家遭到抛弃后,更成为铁木真的贴心好友。铁木真 11岁时,他们结拜为安答(义兄弟),互赠小纪念品,第二年他们相遇,再次结拜并互赠小礼品,知心程度由此可见一斑。札木合孤寂的心灵渴望友谊,而且他的门第不如铁木真高贵,与铁木真的交情能给他带来自信。铁木真更需要真心朋友。
这段友谊,既是少年时代的一段珍贵回忆,也是铁木真今后创业路上的一笔巨大财富。多年以后当铁木真再次见到札木合时,对方已接掌札答阑部落,成为一位成功的企业家,并乐于向他提供帮助。
大约 15岁时,铁木真又认识了一位好朋友。他们家辛苦饲养多年的八匹骏马有一天被盗,铁木真骑着家中仅剩的一匹劣马去追,路遇一位叫博儿术的少年,他家境殷实,热情豪爽,不仅好酒款待铁木真,而且牵出自家两匹快马,与铁木真一起去找马。他们最终一起冒险从盗马贼手中将马夺回。
铁木真要分几匹马给博儿术以示感谢。博儿术当即拒绝:“我是见你受苦,才帮你去追马的,并没想分什么。我父亲的积蓄就够我用一辈子的。”
又一个热情提供帮助却不计回报的陌生人。若干年后他将成为铁木真聘用的第一位职业经理人。
■■密码 2:分享力
对于敏感沉思的铁木真来说,两次被陌生朋友帮助的经历一定让他感触颇深:最广大的力量,不是来自血缘亲属,而是来自于那些善良、勇敢、忠实、慷慨助人的陌生人!如果能够建立一种机制,将这样的人们都吸纳到身边,为一个共同目标而努力,那将是多么强大的力量。
《蒙古秘史》详细记载的这趟追马旅程,不仅为铁木真赢得一个朋友,还让他真正意识到:必须拥抱整个世界,依靠整个世界 !它远比一个家族圈子的力量更强大也更可靠 !也许就是在这个时候,成吉思汗心中的一个革命性观念得以确立:打破传统贵族制度,让有贡献者分享成功,成为新一代贵族;通过建立一种分享成果的新制度,让全世界英才都聚在一起发出力量!
在成吉思汗真正开始创业之前,他已经领悟了两大创业黄金法则:包容力,分享力。这比任何有形的物质条件都更加重要,这将令他的事业前景空前广阔。